天策:残兵末路东都外,红缨蕴碧化血海,碎铁熔炉重铸刃,策马挺枪随我来
楼主解:前面说过,这一次90年代的天策少林橙武从原本的人生赢家一下子沦为双蹉。单看原画,铁牢的橙武平平无奇,与240的小橙武相比也没有优势,甚至不如皇宫武器的华贵大气。而傲血的橙武则在形制上与碎魂惊人相似,但却没有碎魂那夺人眼球的光影效果,暗红色的基调总让人有关于鲜血的不好联想。防御武器的平平无奇,输出武器的奇诡凶恶,这一次,少林和天策在橙武的设计理念上,倒是一对好基友。
于是楼主又一次的开始浮想联翩:天策与大唐,仅就游戏而看,说是休戚相关毫不为过,因其所致,面对安禄山的叛乱,最不能容忍的也就是天策府,所谓汉贼不两立,约莫如是。
而因其军事化集团的性质,在面对叛军时,不可能如其他门派一样,用江湖手段对敌。原本引以为傲的军阵杀伐之术,却成了自己最大的缺陷,因此,天策府灭门一说,其实从剧情上来说,并不算无稽之谈。我虽然一直不认为策划会为了一个资料片删除一个职业,但一直都很好奇,文案策划要如何为郭脑残圆上这个漏洞。
继续说回天策府吧,作为正式服的第一个号,我对天策的感情一直颇深,作为一个自称的剧情党,自感对于剧情也算有些了解,所以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天策府在历史上的经历,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太宗登基后,天策这个名号就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就行了,感谢策划的再创作,让我们有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东都之狼。
从游戏剧情看,天策府经过几代皇帝的扶植,即使被女帝打压之后,在朝堂军府和江湖,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势力。而因为他们对皇室的天然忠心,所以这些潜势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而不会收到猜忌。精锐的军官培训体系,大量出色的兵源,在民间良好的声望,皇室的信任,这样的天策府,我想用早期的马木留克骑兵或者神罗的近卫军来作比喻应该毫不为过。放在中华,这其实就是藩镇的前身……
大伙不要急着强调天策的忠诚,时间是世间最强的杀手,它能谋杀一切。天策府创立之初,士兵的升迁我相信必然十分公正,但是到了如今呢?谢渊和王大石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王义城的‘天策第一老兵’,与其说是美誉,不如说是自嘲吧。
我相信李将军的公正,相信朱军师的睿智,相信杨将军的刚直,相信这些高层都是好人,但他们往下呢?正号将军,杂号将军,都尉,校尉,百年岁月,代代积累,天策府内,早已结成了一张大网,谁也无法破除。就说这几位高层,他们的权位又是从谁手上接过呢?
门阀已成啊,唐朝藩镇之祸的前身,不就是父死子继的节度一职吗。宋代西军,明朝将门,与此时的天策府何其相似啊。神策军日后可以操纵帝位更替,比他们更有优势的天策府倘若还在,又会如何呢?我不愿想,更不忍想……
说回武器,天策的两把武器在式样上颇多继承了以前的武器,这固然可以说天策府的兵器遵循军制,统一打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后来的将士们,拾起了前辈的残兵,重铸熔炉,再一次提起它们冲向沙场。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如同宿命轮回,英魂不灭。
我辈,当挥洒鲜血,赢取荣耀,上报天恩,下安黎庶。
此身既属天策府,愿敌唤我东都狼。
“军医,军医,给老子滚出来,老子兄弟要死了!老子,你小子别睡去,想想你欠我的两贯钱!”
“***东西,那是你欠老子的……”
“行行,你要是不死,老子还你双倍。你不是说安平坊那个胡姬够劲吗,下次咱们一起去看跳胡旋,到时候我拼着挨军棍,给你把她裙子掀了,够兄弟吧?军医,你人呢,没死救出来喘个气啊!”
“别咋呼了,二子,军医不在了。”
“不在,这当口他还敢赌钱喝酒不成?”
边上说话军士叹了口气:“也不知那**吃了什么药,一块巨石竟然飞到这里来,砸了养伤兵的帐子,军医那老头倒是没事,可整帐的伤兵都没了,老头当时眼就红了,提了刀就冲去南门,再没回来。”
二子喃喃道:“这老小子死的倒爽利,老李,你说是吧,老李?老李!”
日渐西垂,南门的杀声终于渐渐平息。厮杀终日的将士们终于有了片刻安息。
天策大营内,靠着柱子休息的二子捅了捅边上的火长:“赵头,你说这东都还能守几天?”
“谁知道呢,守一天算一天,守不住拼上条贱命,就算对得起**,对得起满城百姓了。曹将军,程将军带的百战精锐都没了,咱们还能干啥。你小子还不睡,是不是冷的受不了,我跟头说说,让你进帐篷挤挤?”
“那哪成,帐篷是给受伤弟兄的,我进去成什么,太丢人了,不去不去,赵头,你侮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