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越狱”-有些游戏其实就是在蹲监狱
摘 要
我们都知道:模型和原形之间功能和行为的相似关系,模型研究首先将对象在思维中简化,然后将模型的行为回推到对象中去,只要把握了模型,就能根据它与原形的类似来认识原形。 有时侯我们可以把这段话反过来想。游戏里的部分事物就是现实生活的映射。
上网的时候一位网友发出一点感慨(一开始我没注意)我大致看了一下他说的内容,感觉象是一个犯人在描述监狱生活(只有在监狱里才是这样被强制性的单调的参加劳动改造)。
-----------------------------
跑地图,没完没了的任务
满级了又是没完没了的副本
然后找亲友团,然后没完没了的刷,刷,刷。。。。
甚至有人发出感慨: 这辈子再都不想进监狱(指玩游戏)
-----------------------------------
一个游戏的生活成为这种公式化的样子,这是对自由精神的亵渎,辜负了游戏消费者的信任,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以下都不指具体哪个游戏)
中国极个别的网络游戏策划被早期的甚至是老外的思维定势束缚住了(仅指个别现象),冻结了深化认识网络游戏本质的思维活力。一次次的学习,仅仅是学习了一些形式,而形式化的东西只能满足一时的求知欲,对国产游戏却提供不了任何长久性,实质性的帮助。学是学了,但学的不是地方,到头来,还是趴在别人的窝里,难以有所作为。 我们不能总盯着人家的模式 流派 风格的。
我们有时候说一个游戏不好玩,有时看似是画面或剧情,副本等问题,其实却是隐蔽的,看不见的游戏本质规律在起作用,而前者是一种假象。只有抓住了游戏最本质的东西,画面,剧情,副本等等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本质是游戏主宰和灵魂。一个游戏如果象是在服刑,这是一个元神已尽的游戏。
在分析游戏要素时,说到画面 就说画面是第一位的,画面无比重要,说到副本,就说副本无比重要,过分夸大这些因素的作用。如此等等。往往是孤立,割裂地分析各要素,而不是从各项要素之间,以及与整体间的相互联系来进行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画面和剧情的动用 要靠游戏的本质来调动.。游戏的本质 就是游戏要素当中 最重要的因素,是隐蔽的,基础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详细谈过关于游戏的本质问题,这里不再详细谈了。 16个字差不多可以概括: 表述简单,辨证深刻,视域广阔,操作简易。
这样的游戏,目前为止,只发现2个基本符合的:一个是 EVE,另一个是 幻想大陆,这2个游戏都是那种自由度很高,看起来空空如也,其实游戏内容极其丰富和哲理性。
现在很多人都流行把自由度高的游戏组合起来玩,如果一个自由组合需要3款游戏,那么:
1 EVE 2 幻想大陆 3 一款中国文化游戏 (至今没有出现)
我不知道 九阴真经 是不是? 因为听说 九阴真经 也是没有升级 那些劳动改造式的游戏内容(视频好不代表游戏好,这是公理)。
游戏生活被公式化,和游戏开发者的公式理念有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对于开发游戏是不行的。
因为我们人是天性爱好自由的,拒绝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