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针对我发的上一篇文章《九阴真经断篇——巨阙的取舍》的一个补充说明,上一篇文章的链接如下:http://jx3.17173.com/content/2009-10-10/20091010113407206,1.shtml
。如果没有看过上一篇文章的,可能会不好理解这个续篇的意思,所以请先看上一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只考虑了最简单的情况,没有考虑奇穴下极俞的影响,所以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感谢大家在回帖中指正出来。这里,我将引入下极俞的影响,重新修正模型。
实际上,数学模型仍然是:Xn=[T-P-(a0+a1+...+an)]/(1-qn);
其中:T表示丹田总容量,P表示开始点巨阙时,丹**已有的修为,an表示第n重巨阙消耗的修为,qn表示第n重巨阙降低的修为消耗百分比。下极俞带来的影响,只改变模型中的参数P,an和qn。
我们假设下极俞点到了10级,可以降低消耗10%,此时我们洗经伐脉,从新点经脉。这个时候,巨阙带来的降低修为消耗的百分比应该是:
q0=10%,q1=12%,q2=13%,q3=14%,q4=15%,q5=16%
所以当我们再点巨阙的时候,消耗的修为是:
a0=0,a1=396,a2=581,a3=767,a4=950,a5=1128
那么我们用最快捷的方式点出巨阙,P为3880*90%=3492点,带入模型计算可得如下结果:
n=0,X0=107231;
n=1,X1=109218;
n=2,X2=109805;
n=3,X3=110189;
n=4,X4=110367;
n=5,X5=110337;
由此可见,当巨阙点到第四重的时候,之后可以点出的经脉最多,点出4重比不点可以多出110367-107231=3136点修为当量。比没有出下极俞时多。
如果还是中途才点巨阙的话,假设P=20000,那么带入模型计算的结果是:
n=0,X0=88888;
n=1,X1=90459;
n=2,X2=90830;
n=3,X3=90994;
n=4,X4=90946;
n=5,X5=90685;
此时是点出3点巨阙收益最大,比不点巨阙多出90994-88888=2106点修为当量。但是这样显然是不如前一种点法的。
综上,我们的结论是:如果你出了下极俞,要使经脉最大化,那么就要用最快捷的方式点出巨阙到第四重,然后再点其他经脉。巨阙点得越迟,收益越低。
另外,要想最大化经脉,必然不能急功近利先点满建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下极俞的重数,自己修改参数P,an,qn,来计算适合自己的巨阙重数。我们的模型没有错,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模型中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