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中的经济结构是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组成的二部门经济,没有银行,没有**,便也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游戏中同物品的无差别性又使得大家在商品竞争中只能选择一种策略:价格战。而这也成了整个游戏中经济社会的核心。
游戏中的生产者我分为两种,稳定生产者和临时成产者。稳定生产者,故名思意就是长时间从事经济活动,在某一商品方面有大量存货的生产者,如用专门的时间采矿卖钱,用大量时间刷黑龙令的人等游戏者,在他们的心理往往有一个价格底线,会有意的对拍卖行中同类型商品的价格经行控制。而会直接对价格形成冲击的往往是大多数玩家所扮演的临时生产者的角色,这类生产者往往是身上偶然性的拥有了某种交易商品,比如打三才拿了一个地黄后就挂在了交易行里。他们常常不特别在意商品的价格而更多的关注于脱手的时间长短,这样就使他们会以1G,2G5G甚至10G的优惠低价卖出自己的商品。对于一些稀有物品像巨兽血一类的东西大多数都来自于临时性生产者,这就使得一些物品的价格会飞降。我就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期,两天中巨兽血从1000G跌到了600G。这样对消费者有利却侵蚀了大部分生产者的利益,而这种损失完全是生产者的恶性竞争导致的。
有时,过低的价格会使商品持有者成观望态度,即等待价格回升再寻求脱手机会。游戏中交易行的另一现象使这中期待成为可能,即交易行中的商品往往是一批一批的,有数量多少的波动而不是一直连续不断的。高价格弹性的物品当价格过低时会大量被采购,一方面有需求的人会痛快的买,另一方面有财力的人会大量收购等待机会再高价卖出谋求利益。而这种价格回升只能使物价回到一个中等水平而不能再回到较高水平。
倒卖行为是一种与时间赌博的行为,成功固然能带来不菲的收益,但囤积时间越久价格就越难回升到理想水平,还常常会到一个低于当时收购价的水平,而为了让自己囤积的商品出手倒卖商又会压低自己的价格。大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其实倒卖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挣钱。
下面再说一下我得出的想通过FARM自己挣钱再买卡经行免费游戏的物品价格公式:
物品单价/卡的价格=单个物品所要消耗的平均体力(精力)/卡的时间内你所拥有的总体力(精力)当你的售价不低于这个公式所得出的物品单价时你才可能完成自己的免费游戏的想法。
最后给大家一些在交易行里的建议:
1.可以经行适当的价格歧视,即不用所有的同类物品都以一个价格出售,比如你有23个中冷泉,一组20个你买一口价20G,单价为1,另外3个可以一口价5G出售。因为有的人只需求3个而不想再多耗费精力处理剩余的17个,所以依然会选择高单价的少量组。
2.同组之间也可以经行价格梯形出售。比如我挂3组密银锭并且心理价位是200G,第一组我售280G,第二组售250G,第三组售220G,这样可以多少加快商品的出售速度。
3.选择适当的上架时间。在游戏在线人数高峰期的前1小时到半小时是最好的上架时间,而在低峰期上架(比如半夜)则可能是你的商品价格成为其他卖方的价格参考而失去竞争力。
4.低价格物品长期卖不出去不如卖给NPC,比如一些抄书用的东西啊,铜绿啊什么的,一次次挂在交易行又被寄会来不如一开始就直接卖给NPC,因为保管费会让你不知不觉中支出一笔比该商品的售价还高的费用。
5.尽量关注娱乐玩家的疯狂行为。这个实在是经济行动中不能预料的不可忽略因素。某此包夜时发现世界频道里有人聊天,后来发展为N多人比赛挖铜矿看谁挖的多……一夜过后铜锭的价格飞降而铜矿附属物如铜绿,粗磨石等的价格也变得一蹶不振,导致我现在挖到铜绿了都不拿留给下一个看上这块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