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关
太原,山围三面,河阻一方,地势险固,有若秦蜀。古设雄关三道,以御外患侵扰。所谓“太原三关”,即天门关、石岭关和赤塘关。这三关之中,天门关地势最险,石岭关、赤塘关地处最要。
天门关
位于太原北郊东关口村,始建年代不洋。天门关曾是太原通往静乐,宁武等晋西北各县的古道咽喉。阳曲县传统的八景之一“天门积雪”,就是描述天门关冬季的佳景。如今的天门关,虽已关门绝迹,垣庙废毁,但关里关外却面貌一新:昔日“跌死狸狸弯死牛,行人过栈胆忧忧”的乾烛谷羊肠坂,如今已成为通途。
石岭关
石岭关,古称“白皮关”或“石岭镇”,位于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山势峻险,关隘雄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太原通往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素称太原忻定出入之门户。
据史籍记载:唐武德八年(625)突厥骑兵曾逾石岭寇并州。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征伐晋阳,辽**队增援北汉,宋、辽曾为争夺石岭关,浴血拼战。金天会三年(1125)冬,金军南侵北宋,西路统帅粘罕(宗翰)曾出兵克石岭取太原。直至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26年)秋,日本侵略军也是先攻破石岭关而沦陷太原的。
赤塘关
赤塘关,位于阳曲县高村乡河庄村,又名“河庄关”。“赤塘关”得名于唐代刘赤塘曾在此隐居之由。东去16公里为石岭关,中有官帽山连接,使两关呈“犄角之势”,军事地位至关重要,无论南攻北,北攻南,胜可速进,败可互应,堪称攻守兼得之重关要隘。宋开宝二年(969)太祖赵匡胤攻晋阳不下,遂移兵石岭,欲断北汉援兵,使晋阳城孤立。然而,石岭关坚难破,遂又分兵先克赤塘关,后破石岭关。
现实中的赤塘关已经难觅踪迹了。